12
01月
文:黄茜琳、胡晓琪来源:有数DataVision(ID:ycsypl)2003年,萨莉亚从日本远渡重洋,踌躇满志来到上海准备大干一场。开店首日,创始人傻眼了:“顾客根本就不来[1]。”萨莉亚的这家门店选址在徐汇区的南丹路上,隔壁几百米就有一家必胜客。同样是做洋快餐,必胜客一个披萨60元,要花当时上海职工一整天的工资,还有无数人上赶着送钱,萨莉亚却经常一天连半数座位都没坐满。彼时,萨莉亚的日本老乡们
12
01月
文:阿辉来源:互联网品牌官(ID:szwanba)01前几天有件事很有意思,商超顶流胖东来曝出了“负面”新闻。有人说“全网0差评的网红顶流,终于犯错了”,也有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,无心之失而已。但毫无疑问,事件发展到今天,胖东来可以说是又赢麻了。事情很简单,胖东来美食城员工煮面时用筷子尝面,然后未清洗筷子就直接在锅里搅拌,被网友发现后拍摄视频上传到了网络。▲图源:微博@时间视频这其实是个可大可小的
12
01月
文:戚特来源:消费投资戚特(ID:gh_59bf61ad29c2)上文聊到4家不同的硬折扣模型,Lidl和Trader Joe’s都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迭代。而这一篇文章我们主要聊聊面对折扣浪潮,传统零售商该如何进行策略应对。而在我们的研究中,我们观察到针对硬折扣竞争成功的四种主要策略,其中两种可归类为防御性策略,另两种可归类为进攻性策略。防御策略主要侧重于通过改善零售商的价格定位来防
12
01月
文:张帆来源:运营研究社(ID:U_quan)吃“穷鬼套餐”、逛折扣超市、抢“剩菜盲盒”、去 1688 找大牌“平替”,这届年轻人为了省钱也太拼了。复盘过去一年,从茶饮、小吃到中餐、火锅、烧烤,“价格战”几乎席卷大部分消费赛道。有人甚至戏称如今是“折扣时代”,年轻人们“无折扣不欢”。为什么“穷鬼套餐”能走红?折扣时代商家该如何破局?这篇文章,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。01“穷鬼套餐”热卖,年轻人笑了早
11
01月
文:卢其谙来源:吃货研究所(ID:Food_Lab)提到北京的老字号点心,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稻香村。而对于北京当地人来说,百年义利则是一个抹不去的名字。创立于上海,50年代迁至北京的义利,生产的果子面包、维生素面包曾风靡一时。尽管如今各种面包层出不穷,但很多北京人还是会走进百年义利,买一个4块钱就有半斤的果子面包。01义利面包北京人的甜蜜回忆说到义利,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,但一提到北冰洋汽水就认识了
11
01月
全球硬折扣模型的基本特征都是相似的:产品种类有限、压缩门店面积、深度折扣以及自有品牌占比较高。然而,从微观来看不同的硬折扣模型采取了不同自有品牌策略,硬折扣店因此内部也分化为几种不同的模型。 文:戚特来源:消费投资戚特(ID:gh_59bf61ad29c2)全球硬折扣模型的基本特征都是相似的:产品种类有限、压缩门店面积、深度折扣以及自有品牌占比较高。然而,从微观来看不同的硬折扣模型采取了不同自有品
11
01月
文:杨雪来源:IPO早知道(ID:ipozaozhidao)不久前,奈雪的茶(02150.HK)公布了2023年的门店数据。净新增506家直营门店,共经营1574家直营门店。2024年预计新开约200家直营门店,将继续在加盟业务及境外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投入。据公开数据,奈雪的茶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25.94亿元,同比增长26.8%;门店经营利润达4.73亿元,同比增长141.6%,门店经营利润率
11
01月
(2024年3月1日,上海)今日,百事可乐正式宣布,继北美市场品牌标识焕新后,于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120个国家全面开启品牌焕新行动。在中国市场,全新品牌视觉系统投入应用,品牌主张更新升级为“渴望就可能(THIRSTY FOR MORE)”。本次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品牌标识更新,具有重大变革意义。突破过往的颠覆性视觉表达预示着百事可乐将以更大胆无畏、力争上游的姿态,刷新过往,满载渴望,奔赴下一个
11
01月
Foodaily每周准时摘取食品行业最重要的、最有价值的新品信息和新闻资讯,一切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公司都在其列。 新产品1、汲取香水香型为风味灵感,王老吉“香水”系列新品上市2、金丝猴果汁捏捏上新首款功能性软糖,多口味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3、“粉粉生咖”瓶装版上线,星巴克即饮咖啡首推“生咖”系列新品4、更解腻的清爽果汁茶饮料,雀巢茶萃上新油柑茉莉花茶5、为喜甜人士打造入门款柠檬汁,柠檬共和国「不酸的
10
01月
来源:数里话(ID:shulihua2022)从这里开始又是新一年的开始,我想在这里用一篇没有任何数据实证的内容作为起点,和大家聊聊我近期的一些见闻,感悟和想法。日本是我们的未来吗?我在年前去了一次日本,待了20天,有很多收获,最近我还要再去。消费圈的朋友几乎都关心一个重要的话题,就是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的30年,整个市场发展的路径到底是不是我们的样板间?我们的消费者,我们的品牌,我们的渠道最终将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