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
08月
来源:消研所trendmakers(ID:trendmakers)不得不承认,如今的茶饮市场已经进入“轻乳茶”时代。根据饿了么数据显示,今年4月以来,推出“原叶茶+牛奶”轻乳茶的品牌数量同比去年增长近1倍,外卖量同比更是增长超过740%,原叶茶中,绿茶占比依旧最高,其次是乌龙茶和红茶。另据咖门统计,2023年茶饮品牌的新品中,含茶产品占72%。但市场风潮的骤然兴起,则让茶饮行业的同质化问题进一步显
22
08月
“不下牌桌,要参与到游戏里,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思路。”回顾品牌入华三年多的历程,联合利华植卓肉匠中国负责人张子骅这么总结。 文:潘娴来源:小食代(ID:foodinc)对一个植物肉品牌来说,这番坚持其实不算容易。从植卓肉匠(The Vegetarian Butcher)初入中国以来,中国植物肉市场在短短几年走出了“过山车”般的行情,热度骤降后不少品牌已没有了“下半场”。不过,植卓肉匠拿到的“剧本”
22
08月
文:张晨阳来源:DT商业观察(ID:DTcaijing)预制菜,依旧在风口浪尖上。今年上半年,“年夜饭预制菜”、“预制菜进校园”、“315曝光梅菜扣肉”等话题频繁登上社交媒体热门,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讨论、争议以及骂声。尽管如此,预制菜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城拔寨。根据艾媒咨询数据,2023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为5165亿元,同比增长23.1%。而在未来,“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,预
22
08月
文:阿智来源:地道风物(ID:didaofengwu)最近,保定的“素颜版”鱼香肉丝火了。见惯了川菜里色泽红润、味道大开大合的鱼香肉丝,保定版相比起来其貌不扬。但滋味却是细腻滑润、酸甜爽口。自打它出圈之后,不少网友都“为了一道菜,跑了一座城”,来保定大快朵颐。保定版鱼香肉丝。摄影/小萌妹籽籽但保定的鱼香肉丝不只是大家打趣的“魔改”而已,它背后有像保定一样,不显山露水的深厚底蕴。这座曾担当河北两百多
21
08月
文:田梅梅来源:三联生活实验室(ID:LIFELAB2020)打工人苦吃饭久矣。为了解决吃饭问题,前有自制糊弄饭,用各种底料乱炖一切,后有止步于食材组装的白人饭,只求能够维持生命体征。但是,正当大家以为白人饭就是年轻人摆烂饭的终点时,有人却琢磨出了更极致的吃法——干巴lunch。看上去是简装食物,实则在干巴门徒心中,有一整套严格的干巴lunch“硬”标准。首先,作为饭托,面包必须达到一定风干硬度,
21
08月
随着气温的升高,盒马一批新口味雪糕也集中上市,从回归童年味道的重赤豆老棒冰、到创新口味的芝麻汤圆冰淇淋,果肉含量20%的猫山王榴莲冰淇淋……超过50款可供消费者选择,价格从1块多一支到二三十元一桶,选择丰富。今年的新口味雪糕已经在冰柜里陈列,重赤豆老棒冰的复古包装更吸引来往的消费者,正在盒马选购的张女士表示:“这个雪糕有小时候的味道,感觉回到了小学时候放暑假,吃一口红豆冰棍就是小孩子最幸福的事儿了
21
08月
文:Carol He 来源:Foodaily每日食品(ID:foodaily)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,中国益生菌消费市场正以每年11-12%的速度增长,预测2026年有望达到1377亿元。在行业端,充满活力的益生菌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加码入局。在企查查上搜索“益生菌”,显示有4112家相关企业。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同时,在消费端,国民对益生菌产品的消费认知也在发生转变。在持续的市场教育下,国民已培养起益生菌
21
08月
文:米月来源:刺猬公社(ID:ciweigongshe)色彩鲜艳明亮的灯牌,琳琅满目的商品,令人心动的价格——在18线小县城,能够和奶茶店的数量一决高下的,恐怕只有零食集合店了。零食集合店是一种专营食品饮料的新型商店,至少拥有1500种以上的零食单品,价格只有商超、便利店和夫妻店的80%左右。过去一两年,零食集合店门店数量从无到有,暴增到数万家。零食集合店的货柜而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来说,和零
21
08月
文:李昊来源:FoodWine吃好喝好(ID:FoodWineChina)你有多久没买过特产了?特指那种旅途中精心挑选,吭呲吭呲扛回家自用、送礼的东西,多是吃的,当然也包括馈赠亲友的面子工程,一定要有特别突出的地方特色,好吃好用与否反而退居二线。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在购买特产这件事上,养成了「万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」的绝技,旅游主打一个轻装简行。可能也和居住空间较小有关,抗拒一时新鲜,带回家就弃之
20
08月
文:傅玺恩来源:真故研究室(ID:zhengulab)又是一年夏天,又到汽水解凉时。1768年,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莱,创造了把二氧化碳直接溶解在水里的方法,实现了与矿泉水同样清凉解渴的效果,这便是汽水工业的萌芽。上世纪初,我国不少城市陆续都有了深受当地市民喜爱的汽水品牌,从北京的北冰洋,到汉口的二厂汽水,再到天津的山海关。90年代,这些老品牌多被纳入外资麾下,本来寄望于利用国际大公司实力做大做强,